劳务服务的细节里藏着“烟火气”。知道菜场帮工早出晚归,李阿姨特意备了塑料袋,让他们装换下来的雨鞋;担心独居老人找护工不放心,她会带着候选人去居委会做背景核查,还让试工三天“不合适就换”。有次,水产摊的老板临时加了活儿,想让帮工多干两小时,李阿姨听说后特意跑去说:“加时可以,但得按双倍工资算,人家起早贪黑不容易。”
傍晚的便民点,李阿姨在整理当天的“成功配对”:“帮张奶奶找到了陈姐,给直播公司凑齐了3个打包员……”窗外,菜场的霓虹渐次亮起,下班的人提着菜篮子匆匆走过。石泉路的劳务服务,没有复杂的流程,却把每个普通人的需求都放在心上——让想挣钱的能找到合适的活儿,让有困难的能得到实在的帮衬,就像老弄堂里的路灯,不耀眼,却总能照亮需要的地方,让日子过得扎实又安心。
